物理學家提出新方案來控制奈米粒子的量子狀態
黃文滔|特約編輯
巨觀物體的量子行為是量子物理學裡的一項熱門研究課題,其中奈米粒子是非常有潛力的研究對象,在量子光學、量子計算等應用上都有可觀的影響力。
黃文滔|特約編輯
巨觀物體的量子行為是量子物理學裡的一項熱門研究課題,其中奈米粒子是非常有潛力的研究對象,在量子光學、量子計算等應用上都有可觀的影響力。
黃俊銓|特約編輯
IonQ, Inc. (“IonQ”) 是一家以離子阱(Ion trap)技術為核心的量子電腦開發公司。他們日前宣布成功透過最近發展的蒸發玻璃阱 (Evaporated Glass Trap) 技術,在業界首次實現了可重組多核量子架構 (Reconfigurable Multicore Quantum Architecture, RMQA)。
孫欣|特約編輯
實作出一台低雜訊(low noise)且可擴充(scalable)的量子電腦是當今量子工程學的最重要挑戰之一,而在接近真空環境下,透過電磁場將離子加以拘束的離子阱(Ion Trap)系統是近年來被看好能實現大型量子電腦的技術之一。
王泰洲 |特約編輯
玻色–愛因斯坦凝態的形成是特定種類的原子在極低溫(接近絕對零度)時,所有粒子皆處於最低能量的量子狀態之現象。
孫欣|特約編輯
韋格納晶體是1934年量子論先驅之一的尤金 韋格納(Eugene Wigner)提出的假想物質狀態,它是一種由電子構成的固態結晶具有許多特別的量子特性。
黃俊銓|特約編輯
目前的量子電腦架構,普遍是透過同軸電纜線來連接外部的訊號產生器以及極低溫(4K或者更低)的量子位元。
黃文滔|特約編輯
光子回波(photon echo)是一種物質與電磁脈衝序列的作用形式,可以作為操縱光的方法,並具有應用於量子記憶體和量子通訊領域的潛力。然而光子回波常伴隨着物質自發輻射的雜訊。
黃昱銘 |特約編輯
為了長距離傳輸量子資訊,科學家們在 1990 年代初期提出了量子遙傳(quantum teleportation)的方法,能夠將量子訊息(例如原子的自旋態)轉移到遠處的量子位元上。
施麗釵 |特約編輯
現實世界中,我們很難觀察到量子現象,因此,量子力學普遍被認為只有在描述微觀現象時才有需要,而科學家們仍在研究為什麼通常巨觀物體不會擁有量子特性。
王雅文|特約編輯
量子科技產品聽起來很新潮,卻是基於感覺老派的量子力學發展出來的。而量子力學常讓許多學科學的人感到困擾,彷彿絞盡腦汁也很難完全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