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威凱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將近一百年前,人類瞭解到原子核的內部是由微小的質子及中子所組成的。但是在當時,沒有人能夠說明為什麼這些微小的粒子會願意聚在一起形成原子核。一直要到1970年代,量子色動力學(QCD)的出世,人類對原子核內質子中子的交互作用,才算是有了比較系統性的理解。儘管如此,人類目前對原子核內的物理的理解仍不能算透徹。這個問題,有一部分必須歸因於現在我們對原子核測量技術的限制。
2022年7月,一個國際的物理團隊在自然期刊(Nature.)上發表了他們研究原子核電磁現象的新技術。透過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精密的雷射光譜技術,他們可以偵測到生命周期僅有0.28秒的同位素。透過這個技術突破,未來人類將可以得到更精密準確的原子核實驗數據,甚至有可能發現新的物理現象,建立更精準的原子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