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文|特約編輯
行政院在3月16日宣布,由17個產學研團隊組成的「量子國家隊」,將正式啟航,終極目標為建構具有實際功能之量子系統,並培育量子人才及開發產業應用。參與者包括72位跨領域學者專家及24家企業,他們未來將致力於量子元件、量子電腦、量子演算法和量子通訊等領域的突破性研發。此次打造產學研互助的研發模式,除了讓業界在第一時間就能瞭解新技術的市場價值,加速研發與產業化,也為培養跨領域的量子科技人才奠定基礎。期望在2030年,就能為臺灣建構出最適合發展的量子科技產業鏈。
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張文豪教授,目前擔任量子系統推動小組執行長,他表示17個團隊的研發內容,可歸納成三大類:
在最近一期《科技魅癮》季刊(https://www.charmingscitech.nat.gov.tw/vol/vol-5)的訪問中,張文豪教授表示:「要做出一臺可運算的量子電腦,實際進入瞭解後,才知道裡面的技術需求範圍有多龐大。除了科學問題,還有許多與量子力學無關的工程技術問題」。因此,在開發量子電腦系統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各領域、各產業的人才協力合作,硬體、軟體互相搭配,才能解決一道又一道的難題。未來這些參與研發團隊的人,也能將他們的經驗運用在各自的產業中,幫助企業掌握量子科技市場。
清華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林秀豪在《科技魅癮》季刊的採訪中指出:「量子電腦將是未來科技產業重要的一環,放眼全世界,這個產業鏈最完整的地方就在臺灣」。因為臺灣垂直產業鏈完整,擅長將生產過程「垂直分工」,每個環節能獨立創新、競爭。在面對市場新挑戰時,上中下游的公司,又能彼此合作組成新的產業鏈,彈性因應國際市場需求。
政府自2020年開始推動量子科技相關計畫,此次「量子國家隊」的啟動,代表政府跨部會攜手產業進行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產業橋接的決心,也為臺灣未來開創量子新世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