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俊皓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薛丁格在西元1935年以他的數學為基礎提出,量子力學的核心中應存在一種奇怪且難以想像的現象,那就是「量子糾纏(Entanglement)」。此現象描述兩個粒子碰撞後產生量子糾纏後,會使得在其中一顆粒子被測量其自旋方向後,另一個粒子被測量後的自旋方向就可以得知。
近來有一系列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指出存在有一群粒子相互糾纏的現象,而不單單限於兩個粒子之間。換句話說,糾纏可透過粒子間的傳播,建立富含資訊的網路,倘若能足夠頻繁偵測這些粒子,就能阻止這種無形網路的建立。在2018年,有三組理論學家提出存在兩個量子態——網路(web)和無網路(no web),其類似於液體和固體這樣的相變。不過這裡的「量子相變」不是指物質結構中的轉變,而是資訊結構的轉換。而測量是否對於這樣由量子糾纏所形成的網路進行破壞就成為了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