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軒磊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CRT) 起源於 1890 年代。德國物理學家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 (Karl Ferdinand Braun) 以威廉‧克魯克斯爵士 (Sir William Crookes) 於1874年發明的克魯克斯管為基礎,設計了布朗管。透過在螢幕上塗上螢光材質,使電子束撞擊螢光粉而產生陰極發光 (cathodoluminescence),並加長玻璃管長度、加大玻璃管截面,使得人類可以更加自由地控制電子束飛行方向,進而產生期待的圖像。
如今的傳統電視機,是將鎢絲放入玻璃管陰極處,並在鎢絲處通以數千伏特的電壓,使鎢金屬因高溫發生放出電子束的熱游離 (thermal emission) 現象。這個現象,跟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電效應的光游離的結果類似,但是機制有所不同。這個裝置的玻璃管需要保持真空狀態,以避免鎢絲受氧化而失去功能,當電子進入玻璃管後,便可以藉由電磁鐵控制電子束的移動軌跡,讓電子撞擊螢幕上不同的位置。
顯示幕上的螢光塗層多為含銀的硫化鋅。當高能電子束打到螢光塗層時,會發生非彈性散射並產生二次電子,將含銀硫化鋅的價帶電子激發至傳導帶,接著被激發的電子與價帶的電洞結合並釋放光子,形成我們眼睛看到的影像。
泛科學:用過手刀劈電視嗎?淺談「始祖螢幕」的誕生–如何從笨重的CRT進化到超薄液晶?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9390
股感: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的構造與原理
https://www.stockfeel.com.tw/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的構造與原理/?utm_source=graph_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