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像管電視
儀器名稱: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量子應用:電荷量子化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CRT) 起源於 1890 年代。德國物理學家卡爾....
More...《請用滑鼠滑動卡片或使用<>方向鍵》
儀器名稱: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量子應用:電荷量子化 (Charge quantization)
趙軒磊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CRT) 起源於 1890 年代。德國物理學家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 (Karl Ferdinand Braun) 以威廉‧克魯克斯爵士 (Sir William Crookes) 於1874年發明的克魯克斯管為基礎,設計了布朗管。透過在螢幕上塗上螢光材質,使電子束撞擊螢光粉而產生陰極發光 (cathodoluminescence),並加長玻璃管長度、加大玻璃管截面,使得人類可以更加自由地控制電子束飛行方向,進而產生期待的圖像。
如今的傳統電視機,是將鎢絲放入玻璃管陰極處,並在鎢絲處通以數千伏特的電壓,使鎢金屬因高溫發生放出電子束的熱游離 (thermal emission) 現象。這個現象,跟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電效應的光游離的結果類似,但是機制有所不同。這個裝置的玻璃管需要保持真空狀態,以避免鎢絲受氧化而失去功能,當電子進入玻璃管後,便可以藉由電磁鐵控制電子束的移動軌跡,讓電子撞擊螢幕上不同的位置。
顯示幕上的螢光塗層多為含銀的硫化鋅。當高能電子束打到螢光塗層時,會發生非彈性散射並產生二次電子,將含銀硫化鋅的價帶電子激發至傳導帶,接著被激發的電子與價帶的電洞結合並釋放光子,形成我們眼睛看到的影像。
資料來源
儀器名稱:等離子顯示器
量子應用:自發輻射 (Spontaneous emission)
楊允中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電漿顯示器 (PDP) 又稱為等離子顯示器,首次於 1964 年出現,不過因為價格昂貴,所以只被應用在特別的領域。一直到大約在 2007 年,才開始普及用於市售的大型電視。不過在 2013 年左右,因成本高於 LCD 電視且對比度不及 OLED 電視,因此退出市場。
電漿顯示器,顧名思義是利用電漿來發光的一種顯示器。電漿是物質的一種高能量狀態,是有別於固體、液體、氣體的第四種物質狀態。電漿和氣體一樣,形狀和體積不固定,會依著容器而改變,並且是由帶電粒子組成。電漿顯示內部有很多格放電空間,裡面充滿著如氦、氖、氙等等的惰性氣體,並在每個格子中存有對應的紅綠藍磷光質。當通電時,這些氣體被高壓電游離,形成電漿態。因為電漿是高能態,在正常環境下不穩定。這些惰性氣體會放射紫外光回到基態,然後紫外光照到磷光質,即產生對應的顏色。
電漿在正常環境下不穩定而放射光,是因為自發輻射 (spontaneous emission) 的現象所致。自發輻射描述當一個系統如原子,在高能階狀態自發性地掉至低能階狀態並放光,放出光的波長對應到高低能階之間的能量差,這是一個量子躍遷的過程,需要利用量子力學才能解釋。事實上,使用非相對論性的量子力學並無法解釋自發輻射的發生,需要利用在量子場論中提出的真空態 (vacuum state) 存在,讓原子、分子激發態與真空態發生交互作用,才能說明自發輻射的現象。
資料來源
儀器名稱:液晶顯示器
量子應用:光偏振態的疊加 (Superposition of polarized lights)
毛威凱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液晶是一種介於液體與固體之間的特殊狀態。液晶分子在受到外加電場作用的時候,可以進行旋轉,像磁鐵一樣改變自己的方向,從而使整個液晶形成更有序的晶體結構。世界上第一台液晶顯示器 (LCD) 起源於 1970 年代,美國企業 RCA 的研究員 Wolfgang Helfrich 利用液晶的有序結構,製作出類似於偏振片的效果。這種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現代液晶螢幕,又被後人稱為 TN 液晶。
在液晶與電場的交互作用下,我們可以控制光線的偏振,再配合偏振片,若是讓光線偏振方向,與偏振片方向的夾角越接近九十度,則通過的光線越弱。這個現象,其實隱含了量子現象中疊加態的概念—光的偏振方向,可以看作是兩個垂直偏振方向的疊加。
舉例而言,一道垂直向的偏振光,是不能被轉換成水平向的偏振光的。但是它可以被看作是,斜向四十五度與負四十五度的兩個偏振方向的疊加,使一半的光線可以通過斜向的偏振片,而通過的光線偏振也將被旋轉為四十五度,又可以被看作是垂直與水平向的偏振疊加,使再一半的光線可以通過水平向的偏振片,這就是著名的三偏振片悖論 (Three-polarizer paradox)。
相較之下,通過垂直偏振片的光,是不能直接穿透水平偏振片的。相較於相差九十度的偏振片,在中間插入夾角較小的偏振片,來緩慢改變光偏振角度的話,便可以減少光線的能量損耗。而液晶螢幕,就是透過液晶分子來充當中間的偏振片,藉由液晶結構上緩慢的角度改變,進而達到在小範圍內控制光線的明暗與顏色。
資料來源
儀器名稱:有機發光二極體
量子應用:分子電致發光 (Electroluminescent)、電子共振 (Electronic resonance)
洪加城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於 1950 年代,法國南錫大學的安德烈‧伯納諾斯 (André Bernanose) 在吖啶橙 (acridine orange) 材料通入高壓交流電,首次觀察到了分子材料的電致發光 (electroluminescent) 現象。1960 年代,紐約大學的馬丁‧鲍勃 (Martin Pope) 成功用 400V 的直流電,使純蒽單晶和摻雜並四苯的蒽晶體發光。1987 年,柯達公司的化學家鄧青雲和史蒂夫・范・斯萊克 (Steven Van Slyke) 發明了實用的 OLED。這個 OLED 採用雙層結構,具有獨立的電洞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電子電洞的結合和發生放光的有機層。這個設計,使所需的工作電壓降低和放光效率提高。
OLED 的放光是一個電致發光 (electroluminescent) 的過程,大致分成4個步驟。首先,透過外加電壓,陰陽極上的電荷,會從電極端分別流入電子傳輸層與電洞傳輸層,隨後傳輸層上的電荷,會被轉移到中間的有機發光材料,並在有機發光材料上形成激子 (exciton),最後激子會釋放它的能量並放出我們看到的光。
然而,有機分子的放光大多落在紫外光的範圍。而 OLED 電視中的有機發光材料,之所以能夠發出人眼可見的可見光,是因為採用的發光分子中有許多的電子共軛結構。這些共軛結構存有電子共振的性質,當有機分子中共軛結構越長,電子可以自由移動的範圍就越長。藉由量子力學中簡單的盒中粒子模型,我們知道電子可以自由移動的範圍越長,激發態與基態之間的能量差就越小,便可以放出波長比紫外光長的可見光。因此,這些用於 OLED 的有機材料都需要有共軛結構,讓其放出的光是在可見光範圍,而化學家也可以透過控制這些分子的結構,設計出可以在不同顏色放光的有機發光材料。
資料來源
儀器名稱:量子點增強背光模組
量子應用:量子侷限效應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施麗釵 | 特約編輯 (臺灣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目前市面上的量子點電視又稱量子點顯示器 (QLED),本質上是一種背光模組經過改良的液晶顯示器 (LCD)。不過量子點優異的光學性質,使其相較於傳統的液晶顯示器有更好的色彩表現。量子點是顆粒半徑為奈米等級的半導體材料結晶。根據量子侷限效應,半徑越大的量子點中的電子能階差越小,因此不同大小與形狀的量子點對應到的電子態能階差不同,各自能夠吸收與發射特定波長的光。若將量子點製作成量子點薄層,並將該層置入於液晶顯示器之背光模組,即可以用於顯示設備。
量子點顯示器成色的原理,基本與液晶顯示器相同。例如:在模組中放置紅色 (R) 與綠色 (G) 的量子點薄膜,並配合背面的藍色 (B) 照明,便可以組成特定的 RGB 顏色。不過,傳統液晶顯示器藉由白光來產生特定色光,造成了背光的浪費,而量子點藉著充分利用量子侷限效應,讓發出的光有很窄的顏色範圍,達到非常鮮明的影像,除了能降低背光亮度的浪費,同時也提升了顏色的飽和度,讓色彩看起來更加純淨。
如今消費者考慮購買高階的新電視時,主要會在量子點顯示器 (QLED) 與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OLED) 兩者中做選擇。這兩種顯示器的運作原理不同,量子點顯示器除了價格相對便宜外,通常也擁有比 OLED 較高的色彩精準度以及更長的壽命,然而因為還是使用背光技術,當需要展示全黑的畫面時,量子點顯示器有較差的表現。目前已有公司投入開發直接利用量子點的電致發光 (electroluminescent) 來製作顯示器,有機會消除目前量子點顯示器的缺點。
資料來源